作者:管理員 來源:本站 瀏覽數:3282 發布時間:2013/9/16 22:02:32
”食安星”肉食品產業鏈溯源信息共享平臺是由上海生物電子標識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六年的自主研發,專門用于豬肉產品全產業鏈溯源的數據存儲、監管、查詢平臺,“食安星”關鍵技術201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科技發明一等獎”的榮譽。
背景
保證肉食品安全是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目的
肉食品從消費到飼養全程可溯,讓消費者吃肉更放心;
方法
豬仔出生21天后,即可為其戴上電子標簽耳標,相當于小豬的電子身份證,每頭豬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子身份證。在后期的飼養過程中,所有的飼喂、診療、用藥以及定期的稱重、檢疫都通過“傻瓜機”形式的智能信息采集終端非常方便的自動采集信息,該些信息與生豬的身份證號捆綁在一起上傳數據庫。生豬達到出欄標準后,動物檢疫部門對生豬進行出欄檢疫,檢疫信息儲存在電子身份證中。生豬養殖階段的溯源信息將被完整的保存在電子身份證和溯源信息系統中;
生豬到了屠宰廠和肉類加工廠后,所有飼養環節的溯源信息都跟隨著豬耳朵上的電子身份證一起傳遞到屠宰、分割環節。“食安星”溯源系統為現代化的屠宰生產線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溯源信息傳遞鏈,使生豬在屠宰過程中每個工位都能將該生豬的飼養信息、屠宰檢疫信息轉換成電子掛牌,像接力棒一樣傳遞下去,一直傳遞到肉類加工廠。
生豬白條進入肉類加工廠后,每一個掛在白條上的電子掛牌都記錄著生豬的飼養信息和屠宰免疫信息。之后在每個分割階段,由安裝在分割線上的讀寫設備讀取白條電子掛牌信息,并復制到新的電子掛牌,新的電子掛牌隨被分割部分進入下道分割包裝工序,以此類推。在分割包裝工序,工人取下電子掛牌,并由閱讀器讀取電子掛牌信息,該信息與電子稱(帶有打印機)對接,分割好的肉食品在稱重時,打印機自動打印二維碼等信息。二維碼中儲存了該塊豬肉從飼養到屠宰再到分割的所有信息。分割包裝工序也可以延伸到專賣店,由專賣店按上述工序完成分割、包裝、貼標。上述工序的信息都將通過網絡傳送到溯源信息系統中。
消費者在購買包裝好的肉食品時,可以很方便的用手機微信中的“掃一掃”讀取二維碼中的信息,就可以知道這塊肉是哪頭豬的,是豬的哪一個部位,是由哪一家門店銷售的,是由哪一家肉類加工廠分割包裝的,是有哪一個屠宰場屠宰的,是由哪一個部門做出檢疫的等等,從而達到了吃肉更放心的目的。
記住“食安星”,吃肉更放心
系統架構圖
